"趙文華名師工作室"組織新教材課堂研討活動
作者/來源: 羅虹 發表: 2021-12-10 10:12:07 瀏覽: 13121 次

上課
聽課
聽課
評課
評課
評課 2021年12月8日上午第二節課,唐年新老師在高一15班上了一節關于新教材的調研課,課題為《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趙文華名師工作室”成員及歷史組全體老師參與調研活動,名師工作室特聘專家、荊州市教科院歷史教研員陳志雄老師蒞臨指導。
本次調研課活動的主題是通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的教學,來研討新教材背景下高一歷史的常態化教學模式。唐年新老師的這節課首先以19世紀晚期中國的“?!迸c“機”切入,先引導學生回顧前課內容--甲午戰爭失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然后導入新課--面對深重的民族危機,中國社會各階層探索國家的出路,并呈現出“上層改良,下層抗爭”的特點。進入新課之后,唐老師按照通史體例,從戊戌變法的背景、簡單經過、結果、失敗的原因和歷史意義等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了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救亡圖存做出的努力,以及對中國近代化和思想啟蒙做出的巨大貢獻。
課后與會老師對課堂進行了認真的研討。劉志國老師認為,唐老師的這節課在傳統框架里做出了新文章:一是給學生提供了看待歷史的不同視角,二是材料教學突出,精心編排,適時呈現,引導學生思考。三是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將戊戌變法與前期的洋務運動和后期的辛亥革命及清末新政相聯系,構建線性知識線索。張紹開老師充分肯定這一節課結構清晰,層層推進,核心素養突出,學生非?;钴S。樂進爐老師一方面肯定這節課史料教學特色非常突出,左手史,右手論。但同時指出要注意結論的嚴謹性。
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趙文華老師進行了點評,認為這一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授課老師專業積累厚實,教學準備充分,引用的教學材料非常豐富,部分材料和內容體現了史學研究前沿觀點,專業性強。二、教學突出了學科素養,鮮活的史料帶出史料實證的方法與原則,注重落實家國情懷的培養,利用維新派代表人在民族危機關頭組織和推動社會變革,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三、體現了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圍繞關鍵能力的培養,設計真實、有挑戰性教學活動,提出驅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產生思維火花。四、本節調研課也對新教材和核心素養推進中的教學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如何聚焦關鍵能力統領必備知識的教學?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如何培養諸如合作學習能力、批判精神和創新能力等學科外的素養等?
活動最后,荊州市教科院歷史教研員陳志雄老師對我校歷史教學進行指導。陳教研員首先充分趙文華名師工作室重視教學研討活動,肯定了沙市中學歷史組在荊州市歷史教學和教研領域的領軍地位,以及近年來我校在歷史教學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隨后對本次活動進行點評。他認為,這一節課有以下幾個優點:一、唐老師專業素養高,深度利用材料教學,培養學生學科思維,提高學生學科能力。二、落實了課標要求,體現了中外歷史綱要點線面結合的特點,突出了通史體例。三、核心素養意識十分強烈,從教學內容出發,挖掘培養核心素養的素材,突出了唯物史觀、史料實證和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四、作為常規課,體現了團隊合作和資源共享的集體優勢,充分說明名師工作室是一個好的平臺,學校歷史教研組是一個溫暖團結的大家庭。他還建議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歷史教學的實切性,將一定時間留給學生,提一些能讓學生接受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中外歷史綱要內容龐雜,如何落實課標,如何利用好教材完成教學任務,如何將教與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抓大放小,是新教材背景下高一歷史老師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本次名師工作室的教研活動原生態地呈現了高一歷史日常教學的常態,通過組內的交流與探討,對于如何進一步優化新教材背景下的歷史課堂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家提出了一些寶貴的經驗,解答了一些困惑,達成了一些共識,為今后的歷史教學進行了有益有效的嘗試和探索。